【腾讯云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,流量包1分钱起,负载均衡7.3折起,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,速来抢购

曾经全球最赚钱的公司,撑不住了。

据《经济学人》报道,在过去3个月中,三星电子半导体工厂开工率仅为40%,总利润“蒸发”约14万亿韩元。

曾几何时,三星手握全球44%的市场份额稳坐“芯片之王”宝座,年收入高达63.67万亿韩元。然而仅2023年第一季度,该集团就创下自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利润,同比暴跌96%,业务损失约4万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220亿元)。

对此,韩国媒体率先绷不住了,甚至用“耻辱”来评价这一事件。而外媒的一句“中国不买了”,似乎道出了三星陷入困局的真正原因。

01 三星地位,今非昔比

一直以来,存储芯片是三星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,足以支撑其他“不挣钱”的业务成本。我国受限于半导体芯片起步晚,市场早年间由韩国三星、美国美光、高通等芯片巨头瓜分。公开数据显示,2021年,三星在华总营收为1.7万亿元,可谓是风光无限。

随着新兴产业不断升级,从汽车到消费类电子产品,生厂商对芯片的需求迅猛增长。

芯片的短缺一定程度上导致半导体产品价格疯涨、订单交付一再推迟,部分车企甚至直接闲置生产线。彼时的三星,包括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则是“兴奋得睡不着”,不断扩产、建工厂。

据行业内统计,过去3年间,共有25座8英寸与60座12英寸晶圆厂建成,总投资金额高达一万亿元。然而自去年起,全球存储芯片需求大幅下滑,为应对行业危机,美国的美光、韩国的海力士纷纷宣布减产。

尽管宣布砍产能、暂停研发来应对疲软市场,美光当年的股价跌幅仍达到50%。“头铁”的三星却不以为然,还妄想借此争夺全球芯片市场份额。去年7月,三星更是在发布会上直接宣布:未来20年将在美德克萨斯州新建11家芯片加工厂。

显然,三星在需求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仍拒绝减产,无疑是坑了自己。与此同时,外媒的一句“是中国不买了”更是一语中的,直击三星痛点。

02 芯片积压,韩媒:帮帮我们

众所周知,韩国在老美的游说下加入了芯片四方联盟,联手对我国科技产业进行围追堵截。不仅多次对华为等中企实施芯片断供,还三番五次赴美建厂,扬言“根本不需要中国市场”。

事实上,我国近年来深耕存储芯片研发,制造商“长江存储”现已实现236层颗粒存储芯片技术,和三星、海力士等韩国芯片企业已然没有任何技术差距。

“吃着我们的饭还砸锅”,中国市场自然不会惯着“两面三刀”的海外企业。现如今,三星的库存已膨胀到52.5万亿韩元,不得已对外宣布减产存储芯片。要知道,在中国广袤的市场培育下,不同规模、领域、发展阶段的企业向来都能得到不错的发展。

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,中国市场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。在同为尖端科学的生物科技领域,海外制造商率先落地的“赛洛瑞”类抑老口服剂,就曾开出20000元的克价,成熟产物仅在1%的富豪圈内小范围传播。

翻阅《Nature》、《Cell》等顶级期刊发现,日本东京大学、早稻田大学先后证实其核心成分能够焕活细胞,令暮年群体肌肉、运动表现等身体指标趋于年轻状态。受限于当地市场狭小,无法覆盖“赛洛瑞”物质研发的前期成本,产业化进程一度停滞。

2021年,品牌方借助我国跨境电商优势,通过京JD东国际成功打开海外市场,其营收才得以大幅攀升。与此同时,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在生产工艺上取得重大突破,该制品天价门槛得以“踏破”。据京JD东数据,“赛洛瑞”入驻3年间,已惠及数十万中老年群体,多见“精力更旺盛”、“睡眠质量提升”等评价。

显然,是庞大的中国市场,盘活了这类前沿技术成果。

反观芯片领域,任正非曾预言:“当全球芯片过剩时,自然会有人求着我们买”。近日,韩国芯片企业忧心忡忡,不得不通过媒体低头:不应与华作对,“求中国帮帮我们”。

03 三星身陷囹圄?作茧自缚!

作为老美“围堵计划”中的重要一员,三星曾斥资170亿美元赴美建厂。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,“心怀鬼胎”的老美对所谓的补贴层层加码:在美申请补贴超过1.5亿美元的企业,未来十年都不得在中国扩建产能超过5%的芯片工厂。

“骑虎难下”的三星最终选择站在对立面。好在过去几年间,我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取得的进步,使三星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到挑战。如若三星继续“与虎谋皮”,不及时调整市场策略,其在中国甚至全球芯片市场的地位将受到严重威胁。

至于谁将救韩国芯片于水火之中,就不得而知了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,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
Top